圣教小说

圣教小说>叶轩魏忠贤全本小说 > 第137章 朝廷补偿款,武举天下传(第2页)

第137章 朝廷补偿款,武举天下传(第2页)

  “就按你说的处理吧!”

  这回轮到周应秋错愕了。

  崇祯看着错愕的周应秋,淡淡道:“制度有问题就调整,没有错就完全执行,很合理,朕不是不明事理的人。”

  “陛下圣明!”

  周应秋行了一礼后,又道:“陛下,对于现有的武举待推的人,臣是这么考虑的,安排那部分清白的人到二十一卫去,

  这些都是武举出来的,无论是武艺,还是兵法、策问都还过的去,不如让他们去给二十一卫的将士们讲一讲,每天半个时辰就行了,

 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合理利用起来,以后的待推去军中历练完的都可以到全国各卫所去讲学。

  既能熟悉兵政,又能发挥所学,还能提高卫所将士的认知,一举三得。

  其次,臣建议以后待推时间不得超过六年,待推期间可以回居住地,减轻生活压力,但必须到当地卫所操练,以防止朝廷调令下达,武举荒废了武艺。”

  “可以!”

  崇祯眼睛一亮:“待推制度需要修改,此事吏部负责,做好了提送内阁,然后再呈送给朕。”

  “臣遵旨!”

  又交代了几句后,周应秋兴冲冲的离去。

  皇帝能听进臣子的劝谏,这才是对臣子最大的鼓励。

  看着离去的周应秋,崇祯点了点头,从待推这件事情就能看出,这位吏部尚书是真心为百官和朝廷考虑的。

  周应秋离去后,御马监掌印高时明又来了,送的是内阁关于明年武科初拟的圣旨。

  崇祯看了几遍后,写了个准:“拟旨后以明诏三百里加急送到两京十三省各州府,由各州府传至各县城镇。”

  不是圣旨难,是因为要采用将才武科,规则和标准需要细化,也需要同步公布。

  ……

  次日一早,卖报的小孩子开始在大街小巷跑了起来。

  “卖报啦、卖报啦……朝廷在明年龙抬头开武科啦!”

  “武科有新的标准了,采用将才武科!”

  ……

  科举在什么时间都是大事情,百姓们听见科举的事情,立刻来了兴致。

  但仔细一听是武科的时候瞬间兴致消失了一大半。

  “哎,白高兴了一场,原来是武科,这玩意不是坑人吗?”

  “就是,我认识一位武举人,待推了十四年了,过的苦哈哈的,还不如从军,说不定都已经成千户了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